第969章 宋元使節
關燈
小
中
大
第969章 宋元使節
(4, 0);
第971章 宋元使節
一轉眼,到了臘月中旬。
大宋鹹定五年,只剩下最後半個月。
這一年江南江北沒有什麼戰事,各地的百姓難得過了個相對安穩的年景,準備著年節,
而三個政權的高官重臣們,卻都同時關註著一件事。
——大元使節馬上要到臨安了。
宋、元或有可能議和,結束自端平入洛開始,宋蒙之間持續了整整三十年的戰爭。
天下將再次進入和平,如同當年的澶淵之盟、紹興和議。
蒙古或大元,將與遼、金一樣,結束它野蠻的攻勢,如一頭溫順起來的牛,俯在淮河以北,開始衰老。
這是江南大多數人對這場議和的期待。
經過一百年、兩百年,主戰派或死、或罷官、或投奔李瑕,宋廷這邊議和派確實占到了大多數。(5,0);
包括百姓也迫切希望戰亂能結束,那逼得他們走投無路的和糴也能就此消停……
~~
臨安。
「平章公,元廷的使者過了淮河到楚州了。」
「來的是誰?」
「正使是元廷禮部尚書,中都海牙;副使是行樞密陪都事,郝庸。」
「郝庸?」賈似道正隨手丟著骰子在玩,問道:「是郝經的什麼人?」
「郝經的弟弟。」
賈似道近來心情不太好,沒外人在時都是臭著一張臉,譏笑道:「你們說,我這個破德性,忽必烈怎麼還會遣使來議和。」
他這話未免有些太擡舉自己,畢竟忽必烈是派人與宋廷議和,而非只與他一人合作。
堂上卻沒人提醒賈似道。
翁應龍反而道:「平章公不可妄自菲薄……」
「我在鄂州痛毆了忽必烈一次,且還戲耍了他,以歲幣詐他退兵、關押他派來的使節數年。結果,他還上趕著又派使節來,顔面何存啊?」(5,0);
說到「顔面何存」四個字,賈似道往椅背上一靠,顯得慵懶。
被董文炳耍了一次,當著全臨安城的面丟了次臉,他確實很不高興,對元廷也沒太多好感。
「我敢囚禁郝經,因我從不畏懼蒙元。」手中的骰子被把玩著,賈似道緩緩道:「實話實說,我並不願與元廷議和,而是更希望李瑕能交出重慶。」
「只怕李瑕並無這種打算。」
「那就繼續施壓。」賈似道想了一會,眼神中漸漸又有了自信之色,道:「眼下的局面是兩年來對我們最有利的時候。忽必烈想與我們議和,李瑕怕忽必烈與我們議和。拖下去,談出好處來……」
「平章公。」廖瑩中提醒道:「朝野上下,很多人迫不及待地與元廷議和。」
「一群蠢材!議和是威懾李瑕的手段,而不是結果。」賈似道拿骰子敲著椅靠,強調道:「我促成此事,為何?為的是有利於國,有利於國!一旦議和成功,交歲幣給蒙元,逼反李瑕,何利之有?」
「與各大士族有利,一旦議和成功,南北貿易一開,各家皆有利可圖。」(5,0);
賈似道笑了。
以他的聰明,當然知道這些道理,於是譏笑著罵了一句。
「鼠目寸光。」
但很顯然,賈似道沒想到朝野上下會這麼迫切地想要議和,有些事已開始脫離他的掌控。
~~
襄陽。
漢水上,一艘艘戰艦揚帆而來,軸轤千裏,旌旗蔽空。
若旁人不知,見此情景,還當是宋、元之間要開戰了,但這卻只是呂文德親自到了襄陽。
「咚咚咚咚……」
甲板上腳步聲不停,一隊隊護衛列了陣,呂文德才大步下了甲板。
他身材本就高大得如巨人一般,數年未曾親上戰場,還敦實了一圈。
襄陽水門已然大開,很快,呂文煥迎了兄長進城,設下酒宴,兄弟二人開始詳談。
「老子這趟來,就為兩個字,榷場。」呂文德一壺酒灌下,開口半點廢話都沒有,「讓董文炳來談。」(5,0);
「大哥,朝廷還沒與蒙元議和吧?急什麼?」
「就是先開了榷場,逼朝廷答應議和,免得這事最後辦不成。」
兩句話功夫,呂文德已吃得酒足飯飽,解了自己的腰帶,脫了那小船般大的靴子,半躺在溫暖如春的屋子裏,說起自己的想法。
「老子養了這麼多呂家軍,萬一哪天這兵權丟了,不得完蛋。那就得一直養兵養下去,錢糧哪來的?靠朝廷?朝廷早晚靠不住。你看恩相這幾年,對我們也越來越警惕。我們還是得靠自己,貿易,換錢糧。」
呂文煥道:「大哥,你我只是武將,但議和是軍國重事,該由宰執們決定……」
「就是恩相與元廷聯絡,才有了這次議和。」
「依我看,恩相也許只是藉此機會對李逆施壓。」
「老子打了這麼多年仗難道不懂嗎?管這些?」
「如果逼得李逆公然造反,反而誤了恩相大事。」
「等我們與蒙人議和了,李瑕還敢反?擔得了大宋與蒙古的齊攻?連金國都亡了。我告訴伱,李瑕反了更好,你我開開榷場,賺錢糧,養兵馬,立戰功,連川蜀也占下了。」(5,0);
呂文煥道:「對大局而言太危險了,就怕被蒙古人漁翁得利。」
「蒙古人廢了。」呂文德道:「紹興和議知道吧?當時女真人多厲害,結果呢,趙相公收覆三京,把女真人打得跟狗一樣。」
「且再等等如何?我聽說恩相派了使節往長安,要李瑕交出重慶府……」
~~
長安。
「見過王上。」
吳澤走進大堂,便聽李瑕吩咐道:「你出城迎一迎宋廷的使者。」
「是。」
吳澤應了,卻沒馬上走,猶豫了片刻,道:「敢問王上,倘若不能阻止宋廷與蒙元結盟……」
「放心吧,我有準備。」
「那臣就不多問了。」
李瑕知道吳澤不安,放下手中的公文,道:「坐吧,你覺得以蒙古人的桀驁,為何會這樣上趕著與宋廷議和。」
「可見西域之事對忽必烈影響很大,他迫切想要與宋廷結盟。」(5,0);
「你覺得西域之事的影響發酵開了嗎?」
「沒有。」吳澤很確定,道:「消息必然沒那麼快傳到蒙古各處。現在,王上與西道諸王會盟的好處還沒開始顯現。」
「所以慌什麼?哪怕宋元真會盟了,他們也落後了我們一步。諸公急著要我稱帝,只怕不是因為迫在眉睫,多少是有些貪了。放寬心,做我們的事,耐心等著,越往後我們的優勢越大。只要我還沒公然稱帝,賈似道就不想撕破臉。」
「臣明白了。」吳澤道:「我們接見使節時,既不會答應他們的條件,卻要做出有可能答應的姿態……」
~~
毀於唐末戰火而後重建的長安城,確實還是太小了。
李瑕把王都定在這裏,大力興修水利、促進商貿,使得長安人口在近兩年間迅速增加,已頗為擁擠。
這日天上下著雪,吳澤領著官員隨從們出了南城門,只見進城采買年貨的隊伍已排成了一條長龍,頗為不便。
「吳小相公,是否讓百姓先退到一邊?」(5,0);
吳澤搖了搖頭。
身後自有人教訓那說話的小吏。
「為了幾個臨安來的官員,你要把自己的百姓趕到一邊,怎麼想的?」
「小人知錯。」
「那就是臨安來的使節了,馬車上插著旗。」
「往前迎一迎吧。」
吳澤冒著雪迎向那支隊伍。
很快,雙方見禮寒暄。
「禮部郎中俞明,奉天子之名來探望秦王……」
俞明說著話,目光看向前方的城門,苦笑了一下。
這一路上,他確實沒受到多少款待。
吳澤向城門處看了一眼,擡手指了指一間驛館,笑道:「天冷雪大,請俞郎中先到城外驛館小憩,如何?」
「多謝。」
俞明與吳澤並肩而行,沈吟著,道:「我便開門見山了,我之所以奉命來前見秦王,實是反對與蒙虜議和。」(5,0);
「俞郎中原來是主戰派。」
「是啊。」俞明道:「近年常有謠言說秦王有反意,但官家是不信的。秦王屢屢收覆失地,實大宋第一功臣,不該受這樣的離間。君臣和睦,國泰民安,共抗外虜,這才是正理。」
他說話很客氣。
如果說賈似道與元廷使節議和是嚇唬李瑕,俞明就是來好言相勸的。
一個唱黑臉,一個唱白臉。
「說的好。」吳澤道:「正該如此,秦王才收覆興慶府,正欲乘勝追擊,收覆河套,此時朝中說要議和,多少將士寒心啊?」
「故而說萬萬不可議和啊。」
「看來,秦王與官家,與賈平章公是不謀而和了。」
「只是……之所以有謠言,也許是因為秦王這些年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,如果能……」
吳澤問道:「比如,接受朝廷對重慶府的兵馬調動?」
俞明轉頭看了看,見四下無人,方才道:「以秦王如今之權柄,朝廷已不可能動他。可以說他已是位極人臣,顯赫無比,又還想要什麼?只要向朝廷證明他沒有異心,自當與國同戚。」(5,0);
「秦王不反,朝廷就不與蒙元議和?」
「是證明秦王不打算反。」俞明道:「交出長江上游方可證明。」
吳澤笑了笑,也不再回答,擡手引著俞明進了驛館。
「俞郎中一路遠來,今日天色已晚,不便進城。且歇息一夜,明日起早再去見秦王,如何?」
俞明心知他是故意拖著自己,但無可奈何,只好答應下來。
至少今日幾句話間可見雙方都還不想撕破臉,雖然條件談不攏且不像是能談得攏……
~~
招待過俞明,吳澤返回城中,吩咐下屬道:「明早告訴他我有急事,下午再引他入城。」
「是。」
然而,就在這一夜,吳澤才出了書房準備睡下,忽聽院外響起了急促的敲門聲。
「郎君,不好了!城外驛館出了命案,臨安來的官員都被殺了……」
(本章完)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(4, 0);
第971章 宋元使節
一轉眼,到了臘月中旬。
大宋鹹定五年,只剩下最後半個月。
這一年江南江北沒有什麼戰事,各地的百姓難得過了個相對安穩的年景,準備著年節,
而三個政權的高官重臣們,卻都同時關註著一件事。
——大元使節馬上要到臨安了。
宋、元或有可能議和,結束自端平入洛開始,宋蒙之間持續了整整三十年的戰爭。
天下將再次進入和平,如同當年的澶淵之盟、紹興和議。
蒙古或大元,將與遼、金一樣,結束它野蠻的攻勢,如一頭溫順起來的牛,俯在淮河以北,開始衰老。
這是江南大多數人對這場議和的期待。
經過一百年、兩百年,主戰派或死、或罷官、或投奔李瑕,宋廷這邊議和派確實占到了大多數。(5,0);
包括百姓也迫切希望戰亂能結束,那逼得他們走投無路的和糴也能就此消停……
~~
臨安。
「平章公,元廷的使者過了淮河到楚州了。」
「來的是誰?」
「正使是元廷禮部尚書,中都海牙;副使是行樞密陪都事,郝庸。」
「郝庸?」賈似道正隨手丟著骰子在玩,問道:「是郝經的什麼人?」
「郝經的弟弟。」
賈似道近來心情不太好,沒外人在時都是臭著一張臉,譏笑道:「你們說,我這個破德性,忽必烈怎麼還會遣使來議和。」
他這話未免有些太擡舉自己,畢竟忽必烈是派人與宋廷議和,而非只與他一人合作。
堂上卻沒人提醒賈似道。
翁應龍反而道:「平章公不可妄自菲薄……」
「我在鄂州痛毆了忽必烈一次,且還戲耍了他,以歲幣詐他退兵、關押他派來的使節數年。結果,他還上趕著又派使節來,顔面何存啊?」(5,0);
說到「顔面何存」四個字,賈似道往椅背上一靠,顯得慵懶。
被董文炳耍了一次,當著全臨安城的面丟了次臉,他確實很不高興,對元廷也沒太多好感。
「我敢囚禁郝經,因我從不畏懼蒙元。」手中的骰子被把玩著,賈似道緩緩道:「實話實說,我並不願與元廷議和,而是更希望李瑕能交出重慶。」
「只怕李瑕並無這種打算。」
「那就繼續施壓。」賈似道想了一會,眼神中漸漸又有了自信之色,道:「眼下的局面是兩年來對我們最有利的時候。忽必烈想與我們議和,李瑕怕忽必烈與我們議和。拖下去,談出好處來……」
「平章公。」廖瑩中提醒道:「朝野上下,很多人迫不及待地與元廷議和。」
「一群蠢材!議和是威懾李瑕的手段,而不是結果。」賈似道拿骰子敲著椅靠,強調道:「我促成此事,為何?為的是有利於國,有利於國!一旦議和成功,交歲幣給蒙元,逼反李瑕,何利之有?」
「與各大士族有利,一旦議和成功,南北貿易一開,各家皆有利可圖。」(5,0);
賈似道笑了。
以他的聰明,當然知道這些道理,於是譏笑著罵了一句。
「鼠目寸光。」
但很顯然,賈似道沒想到朝野上下會這麼迫切地想要議和,有些事已開始脫離他的掌控。
~~
襄陽。
漢水上,一艘艘戰艦揚帆而來,軸轤千裏,旌旗蔽空。
若旁人不知,見此情景,還當是宋、元之間要開戰了,但這卻只是呂文德親自到了襄陽。
「咚咚咚咚……」
甲板上腳步聲不停,一隊隊護衛列了陣,呂文德才大步下了甲板。
他身材本就高大得如巨人一般,數年未曾親上戰場,還敦實了一圈。
襄陽水門已然大開,很快,呂文煥迎了兄長進城,設下酒宴,兄弟二人開始詳談。
「老子這趟來,就為兩個字,榷場。」呂文德一壺酒灌下,開口半點廢話都沒有,「讓董文炳來談。」(5,0);
「大哥,朝廷還沒與蒙元議和吧?急什麼?」
「就是先開了榷場,逼朝廷答應議和,免得這事最後辦不成。」
兩句話功夫,呂文德已吃得酒足飯飽,解了自己的腰帶,脫了那小船般大的靴子,半躺在溫暖如春的屋子裏,說起自己的想法。
「老子養了這麼多呂家軍,萬一哪天這兵權丟了,不得完蛋。那就得一直養兵養下去,錢糧哪來的?靠朝廷?朝廷早晚靠不住。你看恩相這幾年,對我們也越來越警惕。我們還是得靠自己,貿易,換錢糧。」
呂文煥道:「大哥,你我只是武將,但議和是軍國重事,該由宰執們決定……」
「就是恩相與元廷聯絡,才有了這次議和。」
「依我看,恩相也許只是藉此機會對李逆施壓。」
「老子打了這麼多年仗難道不懂嗎?管這些?」
「如果逼得李逆公然造反,反而誤了恩相大事。」
「等我們與蒙人議和了,李瑕還敢反?擔得了大宋與蒙古的齊攻?連金國都亡了。我告訴伱,李瑕反了更好,你我開開榷場,賺錢糧,養兵馬,立戰功,連川蜀也占下了。」(5,0);
呂文煥道:「對大局而言太危險了,就怕被蒙古人漁翁得利。」
「蒙古人廢了。」呂文德道:「紹興和議知道吧?當時女真人多厲害,結果呢,趙相公收覆三京,把女真人打得跟狗一樣。」
「且再等等如何?我聽說恩相派了使節往長安,要李瑕交出重慶府……」
~~
長安。
「見過王上。」
吳澤走進大堂,便聽李瑕吩咐道:「你出城迎一迎宋廷的使者。」
「是。」
吳澤應了,卻沒馬上走,猶豫了片刻,道:「敢問王上,倘若不能阻止宋廷與蒙元結盟……」
「放心吧,我有準備。」
「那臣就不多問了。」
李瑕知道吳澤不安,放下手中的公文,道:「坐吧,你覺得以蒙古人的桀驁,為何會這樣上趕著與宋廷議和。」
「可見西域之事對忽必烈影響很大,他迫切想要與宋廷結盟。」(5,0);
「你覺得西域之事的影響發酵開了嗎?」
「沒有。」吳澤很確定,道:「消息必然沒那麼快傳到蒙古各處。現在,王上與西道諸王會盟的好處還沒開始顯現。」
「所以慌什麼?哪怕宋元真會盟了,他們也落後了我們一步。諸公急著要我稱帝,只怕不是因為迫在眉睫,多少是有些貪了。放寬心,做我們的事,耐心等著,越往後我們的優勢越大。只要我還沒公然稱帝,賈似道就不想撕破臉。」
「臣明白了。」吳澤道:「我們接見使節時,既不會答應他們的條件,卻要做出有可能答應的姿態……」
~~
毀於唐末戰火而後重建的長安城,確實還是太小了。
李瑕把王都定在這裏,大力興修水利、促進商貿,使得長安人口在近兩年間迅速增加,已頗為擁擠。
這日天上下著雪,吳澤領著官員隨從們出了南城門,只見進城采買年貨的隊伍已排成了一條長龍,頗為不便。
「吳小相公,是否讓百姓先退到一邊?」(5,0);
吳澤搖了搖頭。
身後自有人教訓那說話的小吏。
「為了幾個臨安來的官員,你要把自己的百姓趕到一邊,怎麼想的?」
「小人知錯。」
「那就是臨安來的使節了,馬車上插著旗。」
「往前迎一迎吧。」
吳澤冒著雪迎向那支隊伍。
很快,雙方見禮寒暄。
「禮部郎中俞明,奉天子之名來探望秦王……」
俞明說著話,目光看向前方的城門,苦笑了一下。
這一路上,他確實沒受到多少款待。
吳澤向城門處看了一眼,擡手指了指一間驛館,笑道:「天冷雪大,請俞郎中先到城外驛館小憩,如何?」
「多謝。」
俞明與吳澤並肩而行,沈吟著,道:「我便開門見山了,我之所以奉命來前見秦王,實是反對與蒙虜議和。」(5,0);
「俞郎中原來是主戰派。」
「是啊。」俞明道:「近年常有謠言說秦王有反意,但官家是不信的。秦王屢屢收覆失地,實大宋第一功臣,不該受這樣的離間。君臣和睦,國泰民安,共抗外虜,這才是正理。」
他說話很客氣。
如果說賈似道與元廷使節議和是嚇唬李瑕,俞明就是來好言相勸的。
一個唱黑臉,一個唱白臉。
「說的好。」吳澤道:「正該如此,秦王才收覆興慶府,正欲乘勝追擊,收覆河套,此時朝中說要議和,多少將士寒心啊?」
「故而說萬萬不可議和啊。」
「看來,秦王與官家,與賈平章公是不謀而和了。」
「只是……之所以有謠言,也許是因為秦王這些年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,如果能……」
吳澤問道:「比如,接受朝廷對重慶府的兵馬調動?」
俞明轉頭看了看,見四下無人,方才道:「以秦王如今之權柄,朝廷已不可能動他。可以說他已是位極人臣,顯赫無比,又還想要什麼?只要向朝廷證明他沒有異心,自當與國同戚。」(5,0);
「秦王不反,朝廷就不與蒙元議和?」
「是證明秦王不打算反。」俞明道:「交出長江上游方可證明。」
吳澤笑了笑,也不再回答,擡手引著俞明進了驛館。
「俞郎中一路遠來,今日天色已晚,不便進城。且歇息一夜,明日起早再去見秦王,如何?」
俞明心知他是故意拖著自己,但無可奈何,只好答應下來。
至少今日幾句話間可見雙方都還不想撕破臉,雖然條件談不攏且不像是能談得攏……
~~
招待過俞明,吳澤返回城中,吩咐下屬道:「明早告訴他我有急事,下午再引他入城。」
「是。」
然而,就在這一夜,吳澤才出了書房準備睡下,忽聽院外響起了急促的敲門聲。
「郎君,不好了!城外驛館出了命案,臨安來的官員都被殺了……」
(本章完)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